IPO信息

储备并购重组项目 投行“锁定”IPO被否企业

访问次数:2901 文章来源:转载发布日期:2018-11-05

10月以来,监管层多个并购重组“放管服”制度密集出台。一些券商投行已经注意到了其中的业务机遇,积极积累相关项目储备,“目前公司投行业务已转向以并购重组为主”。随着IPO被否企业增多,业内人士认为,一味寄希望于通过并购重组达到上市目的并不现实。同时,相关配套政策也需继续优化。

投行迎来新机遇

随着并购重组政策的回暖,一些券商投行已经“嗅”到了其中的业务机遇。

中银国际证券公司执委会委员、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席沈奕表示,公司将继续加大并购重组的开拓力度,结合并购重组双方的资产、资金需求,有效推进并购重组的业务开展。特别是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市值走低情况,重点拓展产业并购,包括上市公司之间以及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。此外,公司还将结合市场化债转股、股权回购等事宜推进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展。

中国创投委副会长陈宝胜认为,监管层进一步放宽限制,将会加速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,既可以支持实体经济,又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。他说:“预计今后会有较多并购重组案例的成功实施。尤其是监管层鼓励的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航空航天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电力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环保、新能源、生物产业等亟需加快整合、转型升级的行业。”

“借壳上市”难成潮流

随着相关政策出台,市场上对于借壳上市议论纷纷。申万宏源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以来,被否IPO企业累计达170多家,其中被否时间在2018年4月及之前的有156家。

“虽然监管层缩短了重组上市参与主体等待时间,但是目前重组上市审核标准还是等同于IPO,之前本身有‘硬伤’导致IPO被否的企业,想要走重组上市的道路,还是走不通的。”华东某投行人士表示,对于一些传统的并购重组项目,的确是有利好的,如近日发布的小额快速并购重组、放宽募集配套资金用途等政策,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。

陈宝胜认为,监管层仅调整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,但并未放松借壳上市的标准,预计借壳上市案例仍难以大幅增加。从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3年这一政策仅执行8个月可以看出,本次调整更多的是对过往相对严苛的间隔期的修正,监管层仍然希望业务发展健康、公司治理科学但因其他原因被否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上市。

继续优化相关审核政策

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场发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3000单,同比增长69.5%,已超去年全年总数;交易金额近1.8万亿元,同比增长46.3%,接近去年全年水平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并购重组业务的挑战和难点尚存。首先,上市公司收购境外优质资产受到国外政策的限制和影响,如特定行业标的资产不允许中国企业收购、国外政府对收购的审查程序更复杂、难度更大等。其次,以股份作为支付手段收购境外资产,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,如商务部起草的《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》已经结束征求意见,但正式推出时间尚不确定。

此外,上市公司融资较难,并购重组中往往难以满足交易对方的资金需求。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收购形成较大金额的商誉,对上市公司业绩构成潜在不利影响,上市公司需要提高并购重组后对标的资产的持续管理能力。

建议您使用1366*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效果更佳

湖北省企业上市发展促进会版权所有 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10栋

网址:http://www.hbsscjh.com 电话:13429814966 鄂ICP备18022351号-1